close

懷孕中期的最後一個檢查應該就是妊娠糖尿篩檢了

醫院或診所檢查的期間大概是安排在滿六個月到七個月起前(24週-28週)

我的是26週去做檢查的~

馬偕並沒有要求空腹,只希望不要吃太飽來,因為我是早上的檢查,所以我大概檢查前一小時吃了半份蛋餅(因為要量體重不敢吃太多XDD)

馬偕的產檢視要先在護理站測量體重、血壓登記後,護理人員會將媽媽手冊跟病歷資料一起送到診間

媽媽們只要走回診間插卡報到就好囉~

進入診間後醫生會先看一下這次的體重.....可能會有說控制得很好或是要控制一下喔~

我這次是要控制一下​​​​​​​醫生說每個月可以胖1.5公斤,但是我這個月胖了3.5.....

還有這一個月孕期的症狀是胃食道逆流、脹氣(一直都在的壞朋友​​​​​​​)、韌帶拉扯的痛

我的韌帶拉扯位置大概是在右邊下腹處,有時候走路走比較快的時候都會覺得好痛

非得要慢下來才可以舒緩疼痛感,醫生有摸確認不是宮縮!

 

醫生也提醒我宮縮比較像是整個肚子都是硬的、緊繃住的,而且一個小時以上都軟不下來

這個就要到醫院照一下超音波確認比較好

 

醫生確認過早餐時間跟基本問問題關心後就讓我去馬偕一樓檢驗科領糖粉

 

IMG_2350.jpg

馬偕是採用健保卡或是條碼取號的,會區分妳是屬於哪一種櫃檯(大致上分三區)

IMG_2349.jpg

輪到我的時候護理人員確認後會給我一個像是每日C的小瓶

要我水加至虛線處,糖粉溶解十分鐘內喝完,抽血時間是喝第一口的時間開始計算

IMG_2351.jpg

IMG_2352.jpg

IMG_2353.jpg

不得不說~連我這樣的螞蟻人都覺得好甜,那些不吃甜的媽媽真是太辛苦了

至於有多甜...我的形容是,兩杯全糖的珍珠奶茶濃縮成一杯

現在光想像還是好甜~~~~

 

喝完之後我去排隊照超音波,馬偕的超音波檢驗室也是在同一樓層

相對的機器也比較沒有那麼清楚喔!(八樓的妊娠評估中心儀器就比較清楚)

而且是用A4紙列印當次的超音波影像,可能是因為這樣比較省紙XDD

 

寶寶的發育目前週數一樣,頭有稍微大一週,醫生說是正常的~

26週+3的預估體重是1168g,有點擔心寶寶過大

所以我對照了一下之前查的寶寶大小順便轉載至部落格內

請點胎兒有多大?

看起來還在標準範圍內,不過我也要開始準備控制體重了..

因為我擔心產後不好瘦

超音波回診結束後記得要去批價,這樣抽血那邊才會有你的資料

這次的檢查只花了$170,我覺得馬偕滿便宜的~~

等待的時間快到時記得先回到一樓喔~向原本取糖粉的櫃檯說你的時間到了(要準時一個小時回去)

櫃檯會給你一個新的號碼,就可以準備抽血了

抽完之後下一次回診才會知道結果唷~
 

等回診完再跟大家分享我的結果

 

 

 

以下是轉自馬偕醫院對於妊娠糖尿病的介紹大家可以參閱一下

妊娠糖尿病

       近來,在台灣,糖尿病孕婦增加很快。生下一個又白又胖的健康寶寶是每位產婦們在懷孕過程中最期待的事。而妊娠糖尿病是高危險妊娠最具代表性的疾病之ㄧ,在懷孕期間,胎盤會分泌一些荷爾蒙,使得血糖升高,大多數孕婦身體能夠適時調節反應,產生更多的胰島素,以維持正常的血糖濃度。但是有少數媽咪身體內胰島素製造量不夠,處於高血糖狀態,到了妊娠後半期更加顯著,妊娠糖尿病因此產生。

◇什麼是妊娠糖尿病?

    一般,媽咪吃甜食和水果是不會導致妊娠糖尿病的。所謂的「妊娠糖尿病」是指懷孕前沒有糖尿病病史,但在懷孕時卻出現高血糖的現象,它的發生率約百分之一到三。主要會發生高血糖現象是因為產婦的身體對碳水化合物產生了耐受性不良而使得血糖偏高。在您懷孕時,碳水化合物的代謝變化是會隨著懷孕期的增加、人類胎盤泌乳素(HPL)、動情素及黃體素等荷爾蒙分泌濃度的升高而改變,一旦身體對胰島素的阻力增加,胰島素的需求量便會更加大,而妊娠糖尿病也就這樣悄悄的發生。一般而言,妊娠糖尿病一般可以分為兩種狀況,一種是通常在懷孕前,就已經是診斷為糖尿病;另外一種則是在懷孕期間才發生或首次被診斷出有耐糖不良的情況。

◇會有很明顯的症狀嗎?

    妊娠性糖尿病通常沒有相當明顯的症狀, 但是,還是有跡可循的哦!如果產婦出現吃很多、喝很多、尿很多,可體重還是一直往下降您就要注意嘍!或者尿尿完明明沖完水了,怎麼會有螞蟻來,小心喔!或許您該來檢查一下。

◇妊娠糖尿病是如何篩檢呢?

    診斷妊娠性糖尿病,最好是在24週至28週時,到醫院來做口服50公克葡萄糖水負荷試驗,當您喝下糖水一小時後抽血,如果血糖超過140mg/dl以上者為陽性反應,需要安排更進一步的耐糖試驗,即喝100公克糖水,來確定是否為妊娠糖尿病。一百公克耐糖測試須事前空腹,喝一百公克糖水前先抽一次血,喝下後一、二、三小時再各抽一次血,四次血糖數值中若有兩項或兩項以上超過標準,則可診斷為妊娠糖尿病。

空 腹 時

105mg/dL ( 5.8mmol/L)

一 小 時

190mg/dL ( 10.5mmol/L)

二 小 時

165mg/dL ( 9.2mmol/L)

三 小 時

145mg/dL ( 8.1mmol/L)

最近也有醫療機構以七十五公克耐糖測試來做診斷,測試前仍須事前空腹,喝糖水前先抽一次血,喝下後一、二小時再各抽一次血,三次血糖數值中若有一項以上異常,則可診斷為妊娠糖尿病。(詳細情形可再詢問醫師)

◇哪些孕婦最需要做妊娠糖尿病篩檢呢?

    這包括:高齡產婦,家族成員有糖尿病史,曾有流產、早產、胎兒先天畸形,胎死腹中,羊水過多,妊娠毒血症,巨嬰,生產損傷等不良產料史或多次出現尿糖,肥胖,懷疑胎兒有過度成長等等,其實所有的產婦都可以做妊娠糖尿病篩檢。

◇妊娠性糖尿病會有那些合併症呢?生完了會不會真的就得了糖尿病呢?

    妊娠糖尿病可能會產生的合併症有:羊水過多症、酮酸中毒、難產、妊娠高血壓症、水腫、急性腎盂炎等,發生引起早產的比例同樣也提高許多。這類產婦,一般都有家族遺傳的傾向,不過在產後大多會恢復正常,但是有過妊娠糖尿病的媽咪,將來發生糖尿病的機率是會比別人高出許多哦!因此,生產以後仍應每年檢查血糖。

◇妊娠糖尿病對胎兒有哪些的影響呢?

    由於母血和臍帶是相通的,因此胎兒也處於高血糖狀態,胎兒的因應措施就是分泌更多的胰島素來消耗母體而來的高血糖,因為母體通過胎盤到胎兒的血糖過高,胎兒的體重會比較重,各個器官也長得比較大,但這並非是好現象,因為各器官必須更費力的作功來運轉各器官的功能,所以胎兒也會覺得比較累,而胎兒則可能會造成:先天畸型、胎死腹中、新生兒死亡、巨嬰症、新生兒呼吸窘迫症候群、新生兒低血糖症、新生兒黃疸症或低血鈣症等,這些問題處理起來都相當麻煩。若未能及早發現妊娠糖尿病並予以控制,將容易導致巨嬰症,生產時發生肩難產或需要剖腹產的機會會大增。如果產婦血糖控制良好,且能按時產前檢查,並且,未發生其他內科或產科的合併症時,盡量等到足月再生產,週數超過38週,胎兒發生肺部成熟不足的機會將大為減少。另外若生產前血糖控制不良,將容易導致新生兒低血糖。如果產婦經過醫師診斷確定為妊娠糖尿病,請先不要過度擔心,只要好好和醫師配合,大多數是可以很安全地生下您的寶寶。

◇那該怎麼吃呢?

    首先,須向營養師作營養諮詢,提供正確的飲食方式,在不影響胎兒生長的情況下,控制熱量的攝取,尤其澱粉類和甜食的攝取量比例上須予以降低。其次適量的運動對血糖的控制也有幫助。經過飲食控制及適量的運動,妊娠糖尿病的媽咪血糖的控制大多能能達到理想的範圍(空腹血糖值:80-105 mg/dl,飯後兩小時血糖值:100-120mg/dl),如此可以預防巨嬰症;少數妊娠糖尿病的產婦,經過上述方法仍無法將血糖控制好,此時就必須予以注射胰島素。

妊娠糖尿病產婦和一般懷孕產婦一樣,熱量、蛋白質、鈣質、鐵質、葉酸、維生素B群等,都不可少;只是在餐次上需特別注意,在總熱量不變下,最好少量多餐,並注意質與量之分配,如此可使血糖較平穩。在水果方面,任何一種水果都可以吃,但要限量,並儘量不要選用果汁,如一杯柳丁汁,就有三、四顆的量。當便秘時,也可選一些含纖維素較多的蔬菜水果,如竹筍、芥藍菜、韭菜、韭菜花等,而米飯也可以加糙米、胚芽米、燕麥片等等,或以此來取代米飯。另外,多吃含纖維素較多的食物,可延緩血糖上升,有利血糖控制,也比較有飽足感。烹調方法:如炸雞改成烤雞或白斬雞(去皮)、煎豬排改成滷豬排或白切肉、炸豆腐改成涼拌豆腐等等。妊娠糖尿病產婦也是和一般產婦一樣有那麼多食物可以吃,並不是什麼都不能吃!

◇給媽咪的小叮嚀!

    由於妊娠糖尿病會對寶寶帶來許多傷害,目前在婦產科門診及媽媽教室都有針對妊娠性糖尿病之孕婦給予衛教,所以有妊娠糖尿病的媽咪最好能到具專業的婦產科、小兒科醫師及營養師的醫院進行定期產檢。同時應鼓勵先生陪同產檢,參與整個懷孕過程,了解應注意事項,產檢不應該再是媽咪一人的事。接受正確的血糖控制並且好好配合醫師的治療指導,在嚴格監督下,才能降低母親與胎兒的合併症,以確保健康與安全,達到最好的結果。不要隨便輕信偏方,以免帶來不可預期的後果。有妊娠糖尿病的媽咪,將來得到糖尿病的機會會比一般人高,所以,產後不但每年要驗一次血糖,也要調整日常生活和飲食,預防糖尿病的發生。妊娠糖尿病並不可怕,關鍵是要盡早發現並控制血糖,雖然飲食控制是很辛苦的,但是為了寶寶的健康和順利的生產,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有任何疑問,應該和您的醫師或衛教室的護理人員作密切地聯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misha7777 的頭像
    amisha7777

    艾米莎-愛吃愛玩愛小孩

    amisha77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